民用航空器大气污染物排放检测与评估研究
作者: 徐冲  日期:2020-12-31 学位授予单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民用航空器大气污染物排放检测与评估研究
民用航空器基于案例推理的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作者: 陈振坤  日期:2016-12-22 学位授予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我国民航机务维护的发展与民航机队规模和航班运营量相比表现出较大的滞后性。目前我国民用航空器维修采用以零部件完备理论为基础的定时维修,而不是以监控设备技术状态为基础的视情维护。由于经验的抽象性以及不连续性,使得机务工作仍然停留在原先的“师徒”模式以及“传帮带”的传统工作模式中。同时,由于经验的不可存储以及无法共享,使得部分经验以及数据随着专家的退休或者各类原因而趋向消亡,因此民航维修系统内的经验无法得到螺旋式的上升、从而大大的制约了中国民航维修企业技术发展与进步。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对民用航空维修的故障诊断做了如下研究:1.通过对民航维修企业针对航空器的排故过程进行总结,得到了民用航空器故障诊断流程以及民用航空维修领域经验的表述形式。并针对民航维修企业所面对的航空器故障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在结合了手册以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案例推理为主,故障树的分析为辅的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利用案例推理技术可以加快对于相同案例的搜索以及匹配速度,针对案例库中无法进行适合匹配的故障案例,可以利用故障树的分析进行故障诊断。2.由于基于案例推理技术同知识表示密切相关,在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方法,本文主要结合民用航空器维修领域,对基于案例推理的实际应用做了详细的分析。主要研究并分析有关案例在数据库中的保存形式,案例的特征表示以及各类案例的分类方式以及数据库存储结构。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关于案例搜索算法以及案例匹配算法。提出了基于关键字符的比较算法以及匹配算法,最终完成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诊断算法。3.为保证故障诊断系统在航空器故障诊断上尽可能的全面,本文在基于案例的推理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基于故障树分析的方法对系统进行补充。主要讨论了有关数据库技术在故障树的保存上的结构形式,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对故障树的遍历算法进行讨论。4.本文在上述各类算法的基础上,利用VB6.0编程语言以及SQL Service 2000数据库系统对案例库以及故障树的数据库进行构建。通过VBA以及OBV技术完成VB程序对数据库进行读取,通过VB“所见即所得”完成程序的主要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最终通过实验完成程序的调试。验证搜索算法以及匹配算法的正确性以及可靠性。
民用航空器喷漆机库防爆区域划分的研究
作者: 李彩彩  日期:2016-12-22 学位授予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在民用航空器喷漆作业过程中,由于清洗剂的挥发,漆料中可燃液体的挥发等等作业现场不可避免地存在可燃性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要想对电气装置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实现各类电气设备的安全应用,需要对爆炸性气体环境进行合理的危险区域划分,这是正确选择防爆电气装置的前提。 目前我国现行国家标准没有关于民用航空器这一特定场所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标准,而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航空工业工程建设标准《喷漆机库设计规定》关于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的规定是参照国家标准《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的条文制定的。对比我国和德国及美国的有关范围划分的规定,其关于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划分相差较大,而我国的规定总体偏于严格。因此对民用航空器喷漆维修作业这一工艺过程的危险区域的划分规定尚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更合理的考虑喷漆维修作业的危险性及作业过程中通风设施的可靠性和工作情况对区域范围划分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民用航空器喷漆机库喷漆作业工艺流程和机库的环境条件、通风设施和现有的安全管理措施做了简要分析,对喷漆机库的火灾和爆炸危险因素进行了辨识,在此基础上对喷漆作业中用料最多,危险性最大的工序进行了可燃气体释放量的估算和喷漆机库通风等级的估算。在估算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民用航空器喷漆机库的作业条件,提出了对民用航空器喷漆机库防爆区域的划分建议。对喷漆作业中电气防爆安全措施的落实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民用航空器发动机可靠性分析和应用
作者: 王聪  日期:2016-12-22 学位授予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随着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飞机的可靠性问题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飞机发动机的可靠性是又衡量飞机质量的最关键的指标之一,也是决定飞机安全和效能的重要因素。飞机发动机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是由其各个组成部件的可靠性来决定的,当今飞机的组成部件变得越来越多,发动机的运行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些都对飞机发动机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飞机发动机可靠性提高的同时,其运行的效率与质量也可得以提高。本文概括总结了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和分布统计方法,然后对东航CFM56型发动机实际运行中产生的大量的系统及附件的故障数据进行了收集与整理,对整理出的故障数据进行了可靠性研究,并对其维修方式和首翻期的合理确定进行了探讨。也通过MINITAB软件对CFM56发动机的附件进行了可靠性分析,通过分析滑油系统主控制器和燃油泵,得出该附件的失效周期,给出了备件数,降低维修成本。
民用航空器使用困难综合评价与预测预警模型研究
作者: 阮宏泽  日期:2016-12-22 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民用航空器使用困难综合安全评价与预警预测模型研究是民航维修研究与民航安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已经开发并正在运行的使用困难报告系统主要致力于已发生或已发现的使用困难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评估,而不具备对未发生或未发现的使用困难的预测和预警能力。因而迫切需要开发一套民用航空器使用困难预测预警系统,实现民用航空器故障趋势分析、评估、预测、预警和信息共享,变事后弥补为事先预防,从而有效地提高民用航空器的运行安全。首先研究分析了系统安全工程的相关原理,结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原则与构建过程,构建了基于递阶层次结构的航空器使用困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研究与分析了定性和定量的系统安全评价方法,针对民用航空器使用困难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模糊数学与AHP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层次分析评价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用航空器使用困难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建立了民用航空器使用困难综合安全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然后,研究了事故预测预防相关原理,结合民用航空器机械类故障发生的随机性、不确定性以及发生率的贫信息性,采用了灰色系统预测方法,建立了灰色预测GM(1,1)模型。并通过实例详细说明...
民用航空器使用困难信息统计预测研究
作者: 刘立明  日期:2016-12-22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文对民用航空器使用困难信息统计预测进行了研究。文章对国内外各种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侧重研究了经典灰色GM模型、中心逼近灰色GM模型和时序残差灰色GM模型等预测方法对民用航空器使用困难率预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经典灰色GM预测模型对民用航空器使用困难率进行预测,可以得到满意的预测精度。文章同时研究了历史数据序列长短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认为采用1~2年的使用困难率历史数据序列,可以得到相对高一些的预测精度。
民用航空器事故统计分类方法研究
作者: 邓磊  日期:2016-12-22 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民用航空器事故统计分类方法研究
民用航空器VHF通信干扰分析
作者: 李超  日期:2016-12-22 学位授予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VHF通信一直是民用航空器最重要的通信方式之一,为机组提供声音与数据的视距通信。VHF通信系统可用于飞机与飞机之间,飞机与地面之间的通信。但由于VHF通信的特殊性质,致使民用航空器VHF通信极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导致空对空与空对地通信受阻,同时也会导致地面监控数据的中断。本文参考波音B737NG飞机维护手册(AMM)和部件维修手册(CMM),从民用航空器VHF通信系统的设备组成、操作测试等方面入手。首先,解析了民用航空器VHF通信过程中各种可能的干扰类型及特点,分析了三大干扰源(同频干扰、邻道干扰、互调干扰)的产生机理,提出了各种干扰的防护措施,给频率指配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然后,在实际案例一解决中,对实际发生的地面VHF1通信不畅和干扰问题,根据其特点,分析了干扰的原因,采取了具体可行的工程解决措施,将VHF1同VHF2天线进行了互换改装工作。对VHF天线互换改装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由作者所在部门完成相应飞机的改装工作,比较圆满地解决了VHF1地面通信干扰的问题。接着,针对案例二内容,分析了飞行过程中的VHF干扰原因,目前从航空公司角度来讲无法解决空中VHF通信干扰问题,但本着航空运行、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我们据此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操作上报流程,能将干扰数据及时有效地上报至相关监管部门,为干扰源的查处提供数据支持。最后,从非技术和技术手段方面,讨论国内外对于防护民用航空器VHF地空通信干扰、监测查处的措施和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民用航空可靠性监控技术研究
作者: 张文  日期:2016-12-22 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论文以民用飞机MA60为研究背景,在对国内外航空公司可靠性监控大纲和方案以及现代可靠性监控技术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可靠性监控的原理、程序和系统组成,完善了可靠性监控的各项内容和方法。该论文将结构监控作为可靠性监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飞机结构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涉及结构监控的工作项目和内容多。全面有效地实施结构监控,对于国内自主研制机型是一难题。本论文根据新的航空维修思想和理论,研究了飞机结构监控的原则与方法等技术,提出了开展飞机结构监控的工作项目、内容和方法,并给出了加强结构监控的建议,为国内自主研制机型开展结构监控提供思路。目前,国内各航空公司由于营运机型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用于统计、监控和报表输出的监控参数体系存在差异,不利于航空公司的可靠性管理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检查及监督工作。本论文分析、总结和归纳了各航空公司可靠性监控的大纲或方案,系统研究了可靠性监控的参数和意义,提出了适用于民机可靠性监控的参数体系,给出了可靠性参数基本集,并进一步说明了可靠性监控参数的选取原则和应用方法。
民用航空发动机高通流高效率风扇/增压级设计技术研究
作者: 朱芳  日期:2016-12-22 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现代民用航空发动机风扇/压气机气动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在安全可靠长期运行的前提下,通过流动匹配,协调高通流、高负荷、高效率和足够稳定工作裕度等关键参数之间的矛盾,全面拓展风扇/压气机的性能潜力。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空军“综合高性能涡轮发动机技术(IHPTET)计划”支持的“掠空气动力学”在跨音风扇/压气机实现高性能目标的进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由于掠叶片三维粘性流场的复杂性,其作用机理并没有被全面的认识清楚,导致主要依赖于三维数值模拟结果的掠叶片几何过度三维化,引发了应力、振动、颤振和可靠性方面的不足,阻碍了掠叶片的高效应用。因此,本文通过简化叶栅模型,在准三维层面探索掠叶片影响流动的物理机制,并将复合掠等三维叶片气动设计技术应用于高通流、高效率风扇/增压级的设计。本文首先将叶轮机三维无粘动量方程进行周向平均降维处理,在分析中发现,降维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无粘叶片力项和周向不均匀相关项都作为产生扰动的“源”项,引发了远前方均匀来流在叶片通道进口附近的周向不均匀性。无粘叶片力只存在于叶片通道内部,而周向不均匀“源”项则向上游延伸,在叶片通道进口以气动力的形式影响流动平衡关系。由掠叶片产生的几何变化会直接改变无粘叶片力,进而影响进口流场的周向不均匀性。本文对一系列简单几何的叶栅模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和流场周向平均后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周向不均匀源项在无粘叶片力的诱导下产生,引发来流攻角在叶片通道进口的改变;掠叶片对流动施加了径向无粘叶片力,由此诱导产生的周向不均匀径向分量在进口构建了新的径向平衡,引发进口气流的径向迁移,并改变进口周向不均匀源项的展向分布,最终诱导产生了扩压叶栅中前掠叶片实际攻角减小、后掠叶片实际攻角增大的特性;而过大的前掠对实际攻角的减小没有特别明显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时采用小前掠既能满足裕度的要求,又不会导致结构失稳;叶型弯角及稠度等基元气动设计参数影响着进口流场的周向不均匀性,在高气动负荷、低稠度叶栅中的掠叶片特性更为显著。其次,本文对比分析了采用不同掠的跨音风扇转子、叶根端弯转子、端弯静叶以及周向弯曲静叶对风扇/增压级性能及流场特性的影响。三维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除了对激波三维结构的控制,“掠”引发了跨音风扇转子攻角的改变,即前掠使叶尖攻角减小,后掠使攻角增大;前掠最显著的特征是在全流量范围内攻角变化远小于后掠叶片,但与亚音叶栅相似,相同流量下叶尖前掠程度的增大并不能大幅度减小攻角,因此采用小幅度的叶尖前掠就能够起到扩展失速裕度的作用;叶片中上部的后掠能够扩展流量,有助于风扇/增压级实现高通流的特性;转子根部及增压级静叶端弯有效抑制了以粘性流为主导的近端壁局部角区流动分离;周向正弯静叶与掠叶片相似,通过改变径向平衡引发流体向叶中迁移,消除了近端区的流动分离。最终,完成了某民用航空发动机高通流、高效率风扇/增压级的气动设计方案,并对其缩尺试验件进行了气动数值仿真及分析。在设计中,风扇转子采用合理的展向变功分布及复合弯掠三维几何,针对不同展高的流动特征,利用叶根亚音区保证流量裕度,在叶中区实现流量扩展和高效增压,并在叶尖区确保足够的失速裕度;增压级则利用端弯及弯曲叶片技术,改善角区分离;并根据多级压气机各排叶片攻角特性合理选择设计攻角,提高增压级的效率和裕度。三维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最终设计的风扇/增压级的内外涵特性在不同换算转速下均基本满足设计指标,全尺风扇转子在巡航安装状态具有94.5%绝热效率的良好特性。
< 1 2 3 ... 758 759 760 ... 1644 1645 164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