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中的盈余管理及经济后果研究:基于X航空集团的案例研究

日期:2016.12.22 点击数:6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许多 

【关键词】 融资租赁 盈余管理 经济后果 航空集团 会计报告

【摘要】融资租赁属于服务贸易中的知识密集型边缘类产业,其作为一种金融创新、贸易创新,自1952年在美国产生以后,便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倍受企业和投资者的青睐。融资租赁业集融资与融物于一体,兼有融资、投资、贸易、资产管理的功能,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国际贸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国家受到政府、监管机构和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被称为“新经济的促动者”。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销售和信用消费方式,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经济活动。虽然我国融资租赁业起步较晚,在市场渗透率方面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随着融资租赁强大的经济功能日益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和重视、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和加入WTO的推动,以及金融风暴带来的企业资金链紧张,融资租赁在我国市场发展前景可谓十分广阔,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尤其对于融资比较困难的中小企业而言,融资租赁不失为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把目光投向了这个涉及贸易、金融、法律、财务、保险、证券、税收等多领域的边缘产业。 而盈余管理,作为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长期以来所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一直以来人们都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因为在实际经济社会中,会计的不确定性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它使得同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或经济事项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或由不同的会计师进行计量,会产生不一致的结果,这就给合法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在会计标准的框架内,如果企业能够合理地运用会计职业判断进行合法的盈余管理,那么会计监管机构就会鼓励会计人员大胆地进行更多的判断,使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有所提高。反之,如果大部分企业都是出于不合法的盈余管理目的而滥用会计职业判断,那么会计监管机构势必会通过修订会计标准而缩减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以堵住企业管理当局运用会计职业判断进行盈余管理可钻的漏洞。伴随着融资租赁业的盛行,融资租赁业务中所存在的这种盈余管理问题也日益凸现。尤其是近几年,国外利用融资租赁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件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我国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 经济后果是指“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的影响”(Stephenzeff,1978)。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是指盈余管理对企业、股东、政府、债权人等决策制定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盈余管理对利益相关者决策行为的影响,盈余管理实际是一个社会博弈的过程,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其实是一柄“双刃剑”。尽管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深入剖析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原因,但大多是从总体上进行系统分析,个体方面的研究较少。对于融资租赁中的盈余管理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试图从融资租赁的角度,以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日益彰显的影响为突破口,对融资租赁业务中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抽丝剥茧地分析和研究,并对其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展开政策研究。 会计信息是具有经济后果的商品,而盈余信息是会计信息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融资租赁中盈余管理的新动向,以新会计准则为切入点,从融资租赁项目产业链的重中之重--承租方的系列财务分析着手,通过论述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存在及其规模问题以及对企业造成的经济后果,正确认识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尤其是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影响,提出在融资租赁具体执行中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从制度与人两方面因素出发,遏制盈余管理的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的融资租赁体制,促进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整个融资租赁项目产业链的竞争力水平。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学位授予年度】2016

【导师姓名】张鸣

【读秀链接】读秀链接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