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国低成本航空探讨台湾航空业之未来发展

日期:2016.12.22 点击数:6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林佩娴 

【关键词】 低成本航空 破坏性创新 经营模式

【摘要】台灣位處亞洲大陸東南沿海,西太平洋交通要衝,為東北亞與東南亞空中交通必經的國際航道,具有亞太地區空中優越的地理位置優勢,相對於發展航空業是相當有利的條件。根據亞太航空中心(CAPA)在2013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桃園國際機場在旅客人數上是北亞第十大,可見台灣發展航空產業的潛力可見一番。 低成本航空公司,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航空業模式,眾多外國籍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台灣設點,搶食航空業的大餅,而低成本航空也讓有需求搭乘飛機的旅客多了一種低成本的選擇。至2013年止,台灣尚未有國籍低成本航空公司成立,本研究主要目的欲發展出台灣低成本航空公司之經營模式及作業流程及創新方法,以具有競爭力的獨特模式加入低成本航空的戰局。 從ICAO(國際民間航空組織)2013年統計資料可知,全球低成本航空公司因經營問題導致停業者,約占所有低成本航空之49%,其中經營未滿五年即結束營業者占51%,由此可知低成本航空公司之經營模式及策略訂定對公司有攸關存在之影響。 過去的研究著重在消費者對於低成本航空的搭乘意願及重視項目,且研究對象多為美國、歐洲低成本航空的國內航線,對於經營模式上也以發展較早的美國和歐洲為研究對象;亞洲部份也以東南亞的航空為研究對象,尚無針對北亞的低成本航空經營模式進行探討之研究。學者Bevan (2013)指出,台灣發展低成本航空所面臨的問題與韓國類似,韓國低成本航空經營模式有機會成為台灣低成本航空業發展的學習對象,故本研究以韓國低成本航空公司為例,以ICAO在2013年底的統計資料,韓國營業中的低成本航空公司Easter Jet、Jeju Air、Jin Air及T’way Airline作為個案進行研究。蒐集初級及次級資料,針對其經營模式、作業流程、低成本方式及創新作為等進行探討,並依照眾學者所提出的經營模式模型、低成本航空策略等加以分析,探討其價值鏈及市場區隔之導向,並歸納出其作法,期待以韓國低成本航空個案的模型,導出適合台灣航空業者在低成本航空領域值得學習的方向及發展出屬於台灣長期發展的低成本航空模型,讓台灣低成本航空在成立營運後即能面對經營上的挑戰。 研究結果發現,低成本航空模式,不再只是單一模型,機票價格因素只是其中一項因素,而不是全部。因應航空競爭者的加入,為了提升顧客滿意度及提高品牌形象,讓顧客願意選擇,在服務方面有創新的模式,提供配套服務措施等,及更加著重在顧客滿意度及便利性上,例如訂票即時性及預先辦理線上登機等服務。在品牌定位上也經營出獨特的風格,做出市場區隔,盡量滿足顧客的期待。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大同大学

【学位授予年度】2016

【导师姓名】梁咏贵

【读秀链接】读秀链接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