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信息管理系统设 计与开发
作者: 马安祥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信息管理系统设 计与开发
航空发动机工艺准备业务数据集成技术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巧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工艺准备业务数据  面向对象  数据模型  集成  
描述: 的集成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工艺设计软件系统,改善了工艺准备业务数据的管理水平和规范化程度,有效地提高了工艺准备效率与质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全面分析工艺准备业务流程
低污染民用航空发动机径向间隙计算程序开发
作者: 徐逸钧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间隙主动控制  高压涡轮  低压涡轮  可控热变形机匣  换热特性  低污染  
描述: 叶尖间隙主动控制技术能提高对航空发动机高压/低压涡轮效率、减少发动机耗油率,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当今和未来高性能低污染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径向间隙预估程序是叶尖间隙主动技术研究和应用中最基础的核心。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叶尖径向间隙的可能因素,确定了叶尖径向间隙的基本计算流程。针对高/低压涡轮不同部件的结构特征和工作状态,分别基于一维工程方法和二维有限元方法,确立了各部件温度和变形计算模型,编写了间隙预估代码,实现了稳态和过渡态叶尖径向间隙的计算,并同Ansys计算结果进行了比对,两者误差小于5%。利用建立的间隙计算程序,针对某高压涡轮部件研究了典型飞行循环下,应用主动间隙控制技术对径向间隙变化规律的影响规律。计算中发现,由于轮盘热容大,存在一定的温度响应时间,使得其热变形明显滞后于离心载荷变形。应用主动间隙控制系统后,巡航阶段叶尖径向间隙明显减小,基本能控制在0.75mm以内。随后本文还利用该计算程序,就某低压涡轮验证模型开展了间隙主动控制系统方案初步设计,分别通过调整冷却空气温度、冲击换热效果两种方法,实现了预设的间隙控制目标。在间隙分析和方案设计的基础上,本文还进行了某高压涡轮叶尖间隙主动控制方案的模型验证试验。试验中通过改变集气腔进气流量,研究了不同实验工况下机匣温度分布规律,获得了机匣径向变形量及其在周向和轴向上的分布规律。研究中发现冷却空气管的多孔冲击射流可以有效改变机匣温度,并达到调节机匣变形的最终目的。随着冷却孔平均出口雷诺数的增加,机匣的热响应时间减小,机匣的收缩速率明显增加,但该增加幅度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弱。实验结果表明:机匣径向冷却收缩量基本均匀。由于冷却空气管周向流量分配不均匀,使其周向上最大相对偏差为8.75%。同时冷却空气管结构和供气量差异会导致机匣轴向温度分布不均匀,在该实验工况中,机匣径向冷却收缩量在轴向上最大的相对偏差为6.99%。通过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比对,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建立的叶尖径向间隙计算程序的精度和计算可靠性最后论文还概要性地研究了间隙主动控制技术对民用航空发动机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叶尖间隙主动控制系统后,耗油率和SO2排放量下降2.10%,NOX的排放量下降1.33%、HC的排放量下降7.37%、CO的排放量下降6.48%。
航空发动机转包生产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
作者: 王聪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转包生产  管理系统  精益生产  ERP  
描述: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航空企业纷纷与国际上的航空制造商展开转包合作。然而由于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差异,在转包生产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种类繁多,加工工艺复杂,属于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型的生产,这给航空发动机的生产管理带来了不便,诸如生产计划的安排、车间设备的调度等。传统的手动安排方式由于对生产资源考虑得不到位,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同时引发生产瓶颈,给产品的按时交付带来了困难。另外,客户对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质量要求严格,生产的可追溯性要求在生产中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并存档,这意味着航空发动机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述了以精益生产为中心的现代生产管理理论及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将精益生产与信息化管理平台相结合的必要性。讨论了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生产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并以中航集团北京长空公司与透博梅卡公司的转包合作为例,分析了航空发动机生产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并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建立了包括采购订单管理、物料管理、设备能力与负荷管理、生产计划安排和工业化管理等功能在内的生产管理系统,它不但可以跟踪转包生产过程,而且还可以对产品的生产周期及设备的生产任务进行预测。本文最后以2011年北京长空转包生产为对象,对系统功能进行了模拟测试,初步结果为生产管理的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本文研究的系统不仅适用于航空发动机转包生产管理,也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的小规模离散型转包生产管理。
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建模仿真及控制器开发研究
作者: 秦琦峰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冲程发动机  平均值模型  燃油喷射控制规律  LabVIEW  快速原型控制器  
描述: 喷射控制规律,以自主开发燃油喷射控制器。 论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二冲程发动机的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结合实验数据和发动机的机理建立了航空二冲程发动机的数学实时模型,通过
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信息管理系统设 计与开发
作者: 马安祥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信息管理系统设 计与开发
航空发动机工艺准备业务数据集成技术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巧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工艺准备业务数据  面向对象  数据模型  集成  
描述: 的集成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工艺设计软件系统,改善了工艺准备业务数据的管理水平和规范化程度,有效地提高了工艺准备效率与质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全面分析工艺准备业务流程
低污染民用航空发动机径向间隙计算程序开发
作者: 徐逸钧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间隙主动控制  高压涡轮  低压涡轮  可控热变形机匣  换热特性  低污染  
描述: 叶尖间隙主动控制技术能提高对航空发动机高压/低压涡轮效率、减少发动机耗油率,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当今和未来高性能低污染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径向间隙预估程序是叶尖间隙主动技术研究和应用中最基础的核心。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叶尖径向间隙的可能因素,确定了叶尖径向间隙的基本计算流程。针对高/低压涡轮不同部件的结构特征和工作状态,分别基于一维工程方法和二维有限元方法,确立了各部件温度和变形计算模型,编写了间隙预估代码,实现了稳态和过渡态叶尖径向间隙的计算,并同Ansys计算结果进行了比对,两者误差小于5%。利用建立的间隙计算程序,针对某高压涡轮部件研究了典型飞行循环下,应用主动间隙控制技术对径向间隙变化规律的影响规律。计算中发现,由于轮盘热容大,存在一定的温度响应时间,使得其热变形明显滞后于离心载荷变形。应用主动间隙控制系统后,巡航阶段叶尖径向间隙明显减小,基本能控制在0.75mm以内。随后本文还利用该计算程序,就某低压涡轮验证模型开展了间隙主动控制系统方案初步设计,分别通过调整冷却空气温度、冲击换热效果两种方法,实现了预设的间隙控制目标。在间隙分析和方案设计的基础上,本文还进行了某高压涡轮叶尖间隙主动控制方案的模型验证试验。试验中通过改变集气腔进气流量,研究了不同实验工况下机匣温度分布规律,获得了机匣径向变形量及其在周向和轴向上的分布规律。研究中发现冷却空气管的多孔冲击射流可以有效改变机匣温度,并达到调节机匣变形的最终目的。随着冷却孔平均出口雷诺数的增加,机匣的热响应时间减小,机匣的收缩速率明显增加,但该增加幅度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弱。实验结果表明:机匣径向冷却收缩量基本均匀。由于冷却空气管周向流量分配不均匀,使其周向上最大相对偏差为8.75%。同时冷却空气管结构和供气量差异会导致机匣轴向温度分布不均匀,在该实验工况中,机匣径向冷却收缩量在轴向上最大的相对偏差为6.99%。通过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比对,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建立的叶尖径向间隙计算程序的精度和计算可靠性最后论文还概要性地研究了间隙主动控制技术对民用航空发动机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叶尖间隙主动控制系统后,耗油率和SO2排放量下降2.10%,NOX的排放量下降1.33%、HC的排放量下降7.37%、CO的排放量下降6.48%。
航空发动机转包生产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
作者: 王聪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转包生产  管理系统  精益生产  ERP  
描述: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航空企业纷纷与国际上的航空制造商展开转包合作。然而由于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差异,在转包生产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种类繁多,加工工艺复杂,属于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型的生产,这给航空发动机的生产管理带来了不便,诸如生产计划的安排、车间设备的调度等。传统的手动安排方式由于对生产资源考虑得不到位,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同时引发生产瓶颈,给产品的按时交付带来了困难。另外,客户对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质量要求严格,生产的可追溯性要求在生产中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并存档,这意味着航空发动机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述了以精益生产为中心的现代生产管理理论及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将精益生产与信息化管理平台相结合的必要性。讨论了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生产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并以中航集团北京长空公司与透博梅卡公司的转包合作为例,分析了航空发动机生产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并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建立了包括采购订单管理、物料管理、设备能力与负荷管理、生产计划安排和工业化管理等功能在内的生产管理系统,它不但可以跟踪转包生产过程,而且还可以对产品的生产周期及设备的生产任务进行预测。本文最后以2011年北京长空转包生产为对象,对系统功能进行了模拟测试,初步结果为生产管理的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本文研究的系统不仅适用于航空发动机转包生产管理,也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的小规模离散型转包生产管理。
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建模仿真及控制器开发研究
作者: 秦琦峰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冲程发动机  平均值模型  燃油喷射控制规律  LabVIEW  快速原型控制器  
描述: 喷射控制规律,以自主开发燃油喷射控制器。 论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二冲程发动机的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结合实验数据和发动机的机理建立了航空二冲程发动机的数学实时模型,通过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