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潘杭兵,,任衍伦,,王杏伟,,张莉】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航空独立电源系统保护控制行为混杂模型
-
作者:
张莉
袁海文
袁海斌
曾倩
来源:
第七届全国技术过程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独立电源 保护与控制 混杂Petri网 面向对象
-
描述:
为了准确描述独立电源系统保护离散事件与连续控制相互作用的混杂行为,提出一种对象混杂Petri网(OHPN)建模方法,构建了基于OHPN航空独立电源保护控制行为的混杂模型。该模型将混杂Petri网的混杂特性描述内王于对象之中,解决了传统混杂Petri网不能同时描述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的问题,增强了模型描述能力,使模型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最后,对某型航空交流电源系统的保护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和验证。结果表明,所定义的模型能够有效描述和分析电源系统保护控制的混杂行为,为系统稳定性和故障预测的研究英定基础。
-
航空独立电源系统保护控制行为混杂模型
-
作者:
张莉
袁海文
袁海斌
曾倩
来源:
第七届全国技术过程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独立电源 保护与控制 混杂Petri网 面向对象
-
描述:
为了准确描述独立电源系统保护离散事件与连续控制相互作用的混杂行为,提出一种对象混杂Petri网(OHPN)建模方法,构建了基于OHPN航空独立电源保护控制行为的混杂模型。该模型将混杂Petri网的混杂特性描述内王于对象之中,解决了传统混杂Petri网不能同时描述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的问题,增强了模型描述能力,使模型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最后,对某型航空交流电源系统的保护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和验证。结果表明,所定义的模型能够有效描述和分析电源系统保护控制的混杂行为,为系统稳定性和故障预测的研究英定基础。
-
航空用高速连接器的信号反射抑制与优化设计
-
作者:
骆燕燕
杨硕
潘晓松
赵绪怀
张莉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2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HFSS仿真
信号反射
高速连接器
信号完整性
优化设计
信号传输
航空通信
-
描述:
优化高速连接器的电气/机械结构,抑制信号在其内部传输时的反射现象,对提升高速连接器的传输性能及高速互联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分析了高速连接器信号反射问题的根本来源及影响因素,结合优化量的仿真结果,提出了一种在工程中改善高速连接器信号反射问题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推导出信号反射问题在频域和时域的表征参数。其次,利用HFSS仿真分析各优化量的参数变化对信号反射现象的影响规律。最后,根据仿真结果,以最优化信号反射的表征参数为目标,确定高速连接器的系统优化方案,并通过测试实验来验证其有效性。设计结果表明:接触件插针在线径变化处的线径差异增大时,信号反射加剧;增大端接线缆线径,选用介电常数更小的插座端绝缘体材料,则能够有效抑制信号反射。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后,高速连接器差分阻抗的最大值减小到110Ω以下,最小值增大2.72%以上,波动范围减小31.7%~41.8%;回波损耗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最大值均有所减小,整体数值改善约9.8%~12.3%,信号反射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
航空用高速连接器信号反射抑制与优化设计
-
作者:
骆燕燕
杨硕
潘晓松
赵绪怀
张莉
来源:
航空学报
年份:
202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HFSS仿真
信号反射
高速连接器
信号完整性
优化设计
信号传输
航空通信
-
描述:
优化高速连接器的电气-机械结构,抑制信号在其内部传输时的反射现象,对提升高速连接器的传输性能及高速互联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分析了高速连接器信号反射问题的根本来源及影响因素,结合优化量的仿真结果,提出了一种在工程中改善高速连接器信号反射问题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推导出信号反射问题在频域和时域的表征参数。其次,利用HFSS仿真分析各优化量的参数变化对信号反射现象的影响规律。最后,根据仿真结果,以最优化信号反射的表征参数为目标,确定高速连接器的系统优化方案,并通过测试实验来验证其有效性。设计结果表明:接触件插针在线径变化处的线径差异增大时,信号反射加剧;增大端接线缆线径,选用介电常数更小的插座端绝缘体材料,则能够有效抑制信号反射。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后,高速连接器差分阻抗的最大值减小到110Ω以下,最小值增大2.72%以上,波动范围减小31.7%~41.8%;回波损耗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最大值均有所减小,整体数值改善约9.8%~12.3%,信号反射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
湖南某民航空勤人员手机依赖影响因素分析
-
作者:
颜娜
刘凤美
余思苇
张莉
李慕莲
任国峰
来源:
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月数据流量
手机依赖
空勤人员
-
描述:
目的研究湖南某民航空勤人员产生手机依赖的各因素,为提出明确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湖南某民航空勤人员进行手机依赖问卷调查,分析手机依赖与性别、年龄、工作岗位、月数据流量、开机时间的关系。结果手机依赖在性别、年龄、工作岗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月数据流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