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中医学救援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日期:2017.11.08 点击数:12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吕瑞 

【关键词】 空运救护队,空中医学救援,救护直升机

【摘要】意义:空中医学救援是急救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备的空中医学救援系统,不仅可以挽救生命,提高患者愈后生命质量,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因此,对空中医学救援工作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讨论当下领域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外成熟经验,以及分析我国空中医学救援需求并找出将来的发展思路、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于完善我国急救医学,提高院前急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等有着较大的帮助。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空中医学救援发展现况,找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外相关成熟经验,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促使空中医学救援工作在我国实现常态化,为我国发展空中医学救援事业提供参考。方法:1.文献研究。以 "aeromedical evacuation"、"航空医疗救援"、"emergency helicopter transport"、"救护直升机"、"空中医疗后送"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Springer Link等网站上以及相关书籍中,检索我国外空中医学救援有关资料,同时查阅与空中医学救援相关的政策性文件。通过分析整理,总结出国外发展成熟经验,以及我国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形成文献综述。2.实地调研。对我国目前已开展空中医学救援工作的三家单位(河南宏力医院、西京医院和北京999急救中心)进行实地调研。根据研究内容拟定调研提纲,了解三家单位开展空中医学救援现状,包括现有规模、工作流程以及运行情况等,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详细记录和整理。3.专家访谈。依据访谈提纲,对调研单位负责相关工作的专家进行定性访谈并记录,通过整理访谈记录,了解我国空中医学救援现状,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1.空中医学救援现有规模。我国已组建3支较为成熟的空运救护队;已引进11架专业的救护直升机;救援范围主要覆盖京津冀地区、陕西省全省以及河南新乡、湖北武汉、宁夏银川等地区。2.空中医学救援工作流程。救援流程多以直升机从基地飞往医院接上医护人员,再飞往任务地点为主。3.空中医学救援工作运行情况。调研单位有民营和公立两种性质,都与通航公司合作;分别通过购买、租赁和与银行融资的方式获得救护直升机;开展工作成本高,且目前较难盈利;北京999急救中心救护直升机使用频次较高。4.相关法律法规情况。我国存在较为严格的低空管制,启用救护直升机前需获得当地民航、军方的批准,出机前需向当地民航、军方等部门报批起飞计划;我国已启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5.发展规划和协调机制建立情况。目前我国对空中医学救援工作有所重视,但相关规划较少,各地正在摸索建立相关协调机制;空中医学救援系统与我国"120"急救系统无隶属或指导关系,各地独立开展工作。6.行业标准规范制定情况。开展单位依据工作经验,借鉴国外相关标准规范,自行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标准;北京999急救中心和中国空中医学救援工作指导委员会正在组织或组织过制定行业标准。7.民众认知情况。目前使用救护直升机的人群规模较小;民众存在对救护直升机的潜在需求。结论:1.与国际成熟经验比较。国际上以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其空中医学救援体系较为健全,救援网络发达,设立统一调度指挥中心,具有较为成熟的救援工作流程。相比较而言,虽然我国空中医学救援工作开始时间较早,但进展缓慢,还未形成规模和体系,目前,只有北京、陕西、河南、湖北和宁夏等省份启动空中救援工作,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在队伍组建方面,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空中救援专用人员培训标准,医护人员多为兼职人员;在工作流程方面,未建立全国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在支付资金来源方面,我国支付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以个人自付为主。2.我国空中医学救援存在的问题。一是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二是尚未建立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协调机制;三是尚未形成统一行业标准规范;四是救护直升机需求缺口大;五是运营压力较大;六是民众认识不足。3.建议。一是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放宽救护直升机低空使用权限;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将空中医学救援纳入整体规划;三是制订空中医学救援行业规范和标准细则;四是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空中医学救援基地,扩大救护直升机规模;五是拓宽融资渠道,多种方式并行,推进空中医学救援事业发展;六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民众对空中医学救援的认知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授予年度】2017

【导师姓名】彭明强

【读秀链接】读秀链接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