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制造业的空间组织研究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楚波
【摘要】毋庸置疑,航空制造业具有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双重战略地位,是二十一世纪大国之间竞争的主要“角力场”之一。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对外宣示了其欲成为航空制造业强国的坚定决心。然而,当今世界航空制造业领域为少数寡头所控制,中国在前进道路上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另一方面,未来航空产品市场空间巨大,诸多研究预测表明中国将使其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且国际政治冲突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这从经济利益和国防安全两方面给中国发展自己强大的航空制造业带来巨大的机遇和动力。然而,空间布局不合理、空间发展战略不明,已经严重制约到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展航空制造业空间组织的研究凸现出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一方面,对于这类具有战略特殊性产业部门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充实经济地理学的学科领域,也能为防务产业研究增加空间研究新视角;另一方面,空间组织模式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能够为中国航空制造业空间发展战略的科学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本论文基于归纳分析的整体研究框架,综合运用历史分析、统计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空间分析、Czamanski方法等多种研究手段,以航空制造业强国、产业中心和企业巨头为重点考察对象,从全球、国家和区域三种尺度,系统剖析了这一部门空间组织模式及其动力机制。通过研究,本论文形成了如下主要观点和结论: (1)航空制造业空间组织是一个多元动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通常最受关注的国防因子以外,还包括自然因子、资本因子、劳动力因子、市场因子、交通因子、政策因子和集聚因子等;其中集聚因子始终是影响航空制造业空间组织最重要的区位因素。 (2)航空制造业强国基于技术的先发优势,尤其是核心技术的把持,通过“技术殖民”,控制着伞球的生产资源和销售网络,从而形成了“生产高度扩散、价值高度集中”的世界航空制造业空间组织模式。 (3)美法经验表明,一国航空制造业空间演进通常经历从“依托既有产业中心的集中”到“分散的集中”的发展过程,而且由于市场结构的趋稳以及始终存在的国防安全诉求,最终形成“整体分散、局部集聚、各有侧重(军或民)”的空间组织模式。 (4)当今世界著名的航空制造业中心都呈现出近海性或者具有便利的出海通道;而这些产业中心在地区“锚企业”主导下通常发展成为轴-辐式产业集群,产业集聚与要素集聚的循环互促,强化着它们的全球地位。 (5)不同于传统认知,相对于国防工业特殊性,航空制造业作为一般产业部门的“逐利”共性在其空间组织过程中起着更加主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在现实世界中,航空制造业空间发展既表现为全球化浪潮中国际大分工的一部分,又表现为大国内部产业空间演进的一部分。 最后,论文以这些研究结论为指导,进行了中国航空制造业布局合理性和地区发展潜力的量化评价,并结合发展实际,认为中国应当形成由航空制造业中心和专业生产基地组成的“有效集聚、合理分散”的空间组织格局。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学位授予年度】2016
【导师姓名】金凤君
【读秀链接】读秀链接
- 1、冻融环境下EMAS核心层阻滞性能分析研究 作者:孙玉美 年份:暂无
- 2、基于管制员负荷研究的通用航空低空空域容量评估 作者:郝梁怡 年份:暂无
- 3、喜马拉雅航空发展战略目标研究 作者:赵锦 年份:暂无
- 4、A公司内部物流改善项目研究 作者:刘回春 年份:暂无
- 5、A国际货运代理公司航空货运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刘明浩 年份:暂无
- 6、某型飞机空调系统气密性地面检测设备的设计 作者:王永富 年份:暂无